
陶卫网讯 “环保风暴”继续蔓延,日前,各地官方公布环保处理情况结果,河南、江西又有多地陶企被“点名”。
河南8家陶企因环保要求整改
据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转办案件处理情况公示(第二十一批),日前有人反映河南省安阳内黄县陶瓷工业园区日日升陶瓷、日日顺陶瓷、新南亚陶瓷、新明珠陶瓷、福惠陶瓷责、新顺城陶瓷,每月约3000吨煤焦油危险废物,非法转移给无资质的濮阳、河北等黑作坊处置。
河南内黄县相关部门查办后发现,关于“日日顺陶瓷、日日升陶瓷、新明珠陶瓷、新南亚陶瓷、新顺城陶瓷、欧米兰陶瓷、福惠陶瓷、朗格陶瓷均使用煤气炉,产出煤焦油存放在厂区内焦油池里,跑冒滴漏严重,处置不规范,严重污染环境问题部分属实。鉴于以上问题,环保部门要求企业根据危险废物管理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整改。其余问题不属实。该陶瓷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被约谈。
江西宜春多家企业被整改,一陶企被罚8万
日前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江西宜春市交办了第二十四批环境污染举报线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要求有关市直部门和县(市、区)对举报线索反映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核实,对查实的环境违法违规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
据悉,针对群众反映的宜丰县花桥乡白市村化山瓷土矿污染问题,8月12日,宜丰县国土资源局会同花桥乡干部进行了实地调查。经查,自2015年9月停产整顿起,该矿一直处于停产状态。但近年来该矿在开采过程中未及时对原采矿时剥离了表土的山体进行植被恢复,汛期和集中降雨期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对矿区内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该县责令该矿山企业及承包开采人对由原开采而形成的裸露山体进行植被恢复,严格按照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环境保护方案及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方案开展实施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按照“谁开发谁治理、边开发边治理”的原则,逐步治理恢复矿区内生态环境,达到整改要求并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另外,针对群众反映的赤田镇十五里亭三八林场春荣陶瓷公司污染问题,8月11日,奉新县派出调查组进行实地调查。经查,春荣陶瓷在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间只有一个简易的废水沉淀池,正常生产时,生产废水经沉淀后全部回用,但在下雨或运行不正常时,有部分生产废水流入东北方向农田旁的水渠沟。2016年6月该公司在原有简易的沉淀池基础上进行扩容并做了防渗处理。现场调查时未发现该公司有生产废水外排痕迹和水土流失现象,企业附近无饮用水源,周边山林生长正常,企业破碎、球磨工序装有水喷淋除尘设施,但原材料和部分产品露天堆放,破碎工艺没有围挡,存在一定的粉尘污染。对此,该县责令春荣陶瓷停产整改,9月30日前对废水沉淀池进一步扩容,完善配套环保设施,完成环保竣工验收,并对该企业处以8万元罚款。
而有群众反映高安市陶瓷基地企业污染问题,8月12日至13日,该市建陶基地工作人员和基地环保分局执法人员夜间对企业开展了检查。经查,基地的建陶企业连续24小时生产,即无储存设施可以储存刺鼻废气待到晚上排放,也无工艺可白天不排晚间排污。唯有可能企业晚间停用治污设施造成超标排污。针对可能出现的企业利用晚间停用治污设施的情形,高安市多次开展“零点行动”,并对少数查出设施运行不正常的企业进行了严处,基本杜绝了晚间停用设施偷排的行为发生。基地建成了雨污分流系统和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并投入了使用,加上陶瓷企业严格做到生产废水不外排,经排查未发现废水排放到附近农田和小河的排污口。该市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建陶基地企业的监管力度,并开展拉网式大检查,要求每家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做好环保设施的运行和维护工作,确保尾气排放达标,废水实现零排放。同时,将持续开展“零点行动”,保持环保执法高压态势。
(责任编辑/唐永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