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卫网
所在位置:首页 > 陶瓷资讯 > 环保重压下,高邑、高安、淄博陶瓷产区面临更大挑战
环保重压下,高邑、高安、淄博陶瓷产区面临更大挑战
来源 : 陶卫网     阅读 : 13778    作者 : 佚名    2017-04-11

陶卫网讯  环保风暴再升级!环保部4月5日宣布,将对京津冀及周边传输通道“2+26”城市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并从全国抽调5600人环保执法督查。在这种环保重压下,环保部通报石家庄高邑县大量陶瓷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并表示高邑陶瓷群不达标一律停产,淄博重点行业环境综合整治,片碱、氧化铝球等行业将是治理重点,而高安市日前也下发了《高安市粉尘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加强陶瓷企业粉尘治理。

环保部:高邑陶瓷群不达标一律停产

4月6日,环保部副部长赵英民带队的督查组到达石家庄,开展重污染天气督查工作。据了解,石家庄高邑县陶瓷产量约占河北总产能的近一半。督查组在对高邑县富村镇古城工业区突击督查时发现,高邑县陶瓷企业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问题突出,25家陶瓷企业窑炉脱硫设施未安装在线监测设施。

督查组在对石家庄恒泰陶瓷有限公司煤气发生炉进行检查时发现,炉子里排放出的大量煤焦油如沥清一般已经染黑了整个房顶。在企业的车间里,督查人员发现企业在主烟道和废弃烟囱上均设有闸门,涉嫌旁路偷排窑炉废气。

对于高邑陶瓷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督查组已将督查发现问题反馈至地方政府,责成地方政府立即整改。不能做到达标排放的企业,一律停产。

赵英民要求,高邑县必须对陶瓷行业进行重拳治理,尽快推进工业园区集中供气措施。窑炉废气必须经过脱硫设施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并安装烟气在线监测设施,对污染物排放进行24小时监控。

高安加强陶企粉尘污染治理

3月27日,高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了《高安市粉尘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工作重点是开展工业企业、市、乡两级工业园区、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工地和预拌混凝土、公路等多个方面粉尘污染整治行动。并表示要从严执法,要对污染源进行全面排查梳理,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必须按照规定期限责令停产整治、停工整顿,直至符合环保法律法规要求及行业、地方环保规范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对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按处罚上限进行处理,对整治无望的单位必须依法依规进行强制关闭取缔。

其中开展工业企业粉尘污染集中整治行动中指出要加强陶瓷企业粉尘治理:一是改进粉尘防治设施,全市所有陶瓷企业喷雾干燥塔旋水除尘,改进窑炉尾气除尘脱硫工艺设施,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和达标排放。二是原料、废泥、废渣都必须建设全覆盖的遮雨大棚,不得露天堆放原料,原料棚须四周全封闭。三是生产原料进出口必须安装视频抓拍系统、建设冲洗平台,严禁超限超载、不规范装载、带泥土车辆进场,严禁车辆带泥土上路。四是对压机车间、拌料斗有无组织粉尘产生的作业面,要采取封闭、遮挡、喷淋、购置吸尘洒水车洒水等抑尘措施,严格控制生产作业扬尘。五是所有抛光砖生产企业产生的抛光泥必须达结块成团,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泄漏。六是所有陶瓷企业建设在线监控系统,并与市环保局在线监控平台联网。同时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陶瓷、化工、水泥等重点行业推广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煤改气等污染物削减技术,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另外,还提出对非陶瓷工业企业粉尘污染情况进行全面排查,重点对陶瓷原料、化工等行业的烟囱、排气筒、无组织废气排放,以及易产生扬尘的原辅材料堆场、固废暂存场进行集中整治,并按照一厂一策的要求制定整治方案。

严格采矿准入条件。暂停办理“绿三角”(村前镇、华林镇、伍桥镇、汪家圩乡、上游水库等地)区域内瓷土矿的新建、变更登记手续。全市所有矿山企业除需通过整合整治验收外,必须通过矿山企业职业卫生要求和环境影响评价,同时要按要求安装除尘设施,并修复矿山植被。加大路面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超限超载、非法改装、不规范装载等违法行为,强化道路管控。

淄博重点行业环境综合整治

3月31日,淄博市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环境综合整治标准强力推进绿动力提升工程的通知》,明确规定12大行业以及其他行业需要加强环境综合整治,达不到要求,一律实施停产治理或者关停淘汰。其中,建陶行业综合整治将持续加压。除了张店区、淄川区外,其他区域建陶企业一律依法实施关停淘汰。张店区、淄川区建陶企业,除就地提升和搬迁入园外的,其他建陶产能全部依法关停淘汰或转移。就地提升改造的,必须依法实施停产治理,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并实施联网运行,验收达标后方可恢复生产。

4月1日上午,临淄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召开。会上表示,以全区石化、砌块砖、炭素、水泥、片碱、涉钙、选矿、氧化铝球、混凝土、泡花碱等十大行业为治理重点,整治提升一批、关停淘汰一批。

据悉,会上下发了《临淄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以及《治理提升企业名单》和《淘汰取缔企业名单》,临淄区共有390家企业要进行提升改造,243家企业淘汰取缔。

根据《临淄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4月8日前为摸底排查阶段,4月1日至6月30日为治理提升阶段,淘汰取缔阶段则在4月底前。

其中列入治理提升范围内的企业,全面开展整治工作。6月底前不能完成提升整治工作或治理后仍超标排放的,一律实施停产整治;按照《关于实施重点污染行业企业停产限产的通知》(临环字〔2017〕18号)要求,已经停产的企业,从即日起转为停产治理,凡擅自开工生产的,一律取消治理资质,转为关闭淘汰。6月底前完不成治理的,一律关闭淘汰。治理完毕且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全区保留的20蒸吨/小时以上的燃煤锅炉(含高效煤粉锅炉)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或清洁能源(电、天然气、液化气)替代。

淘汰取缔工作要求在2017年4月底前完成。列入市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环境综合整治名单的,3月底前一律淘汰取缔;其他“小散乱污”及“打非治违”企业,4月底前一律进行淘汰取缔;对未列入排查清单中的企业,一经发现,一律关停取缔,并依法依规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责任。

淄博也在环保部京津冀及周边传输通道“2+26”城市之列。据悉,京津冀及周边区域“2+26”个城市包括北京、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沧州、衡水、邯郸、邢台市,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山东省济南、淄博、聊城、德州、滨州、济宁、菏泽市,河南省郑州、新乡、鹤壁、安阳、焦作、濮阳、开封市。

4月7日,参加第一轮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的224人赴“2+26”城市,全面开展强化督查工作,推动加快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切实改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质量。

根据《2017-2018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方案》,参加强化督查的人员由环境保护部统一抽调各省(区、市)业务骨干,组成28个督查组。按照安排,每个督查组8人,对“2+26”城市开展驻点督查,两周轮换一次,每个城市全年共安排25轮次。

此前一季度督查中,“2+26”城市空气质量较差的后10位城市(从第28名到第19名)依次是晋城、唐山、郑州、石家庄、保定、淄博、长治、阳泉、聊城和邢台。保定大气治理直接影响雄安新区千年大计,预计将进行重点防治。

(责任编辑/唐永谊)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