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卫网
所在位置:首页 > 陶瓷资讯 > 争议|煤改气真的能从根本上解决空气污染吗?
争议|煤改气真的能从根本上解决空气污染吗?
来源 : 陶卫网     阅读 : 15802    作者 : 佚名    2017-09-18 煤改气 污染

日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出台,要求“2+26”城市的陶瓷(不含以天然气为燃料)等行业,采暖季全部实施停产。也就是说只有以天然气为燃料的陶瓷企业才能正常生产,燃煤为主的陶企都将停产。(京津冀2+26城市燃煤陶企11月15日起全部停产4个月) 

有一些相关人士在后台留言:“天然气就环保了吗?政府应该推出合适的新能源服务企业。”提出了对天然气环保问题的质疑。那么以天然气为燃料,真的就能解决污染问题吗?

一、煤改气能不能根本解决空气污染?

自从国务院颁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后,各地纷纷提出相关对策,天然气被戴上了清洁能源的桂冠。但日前,有专家表示,天然气锅炉对控制氮氧化物没有优势可言,把天然气说成是唯一替代清洁能源,有失偏颇。 

根据环保部门对天然气锅炉运行情况检测公布的资料,燃气工业锅炉运行中,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于200毫克/立方米的只占35%,小于400毫克/立方米的占94%,大部分天然气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在300毫克/立方米左右。有分析人士认为,雾霾的主要成份是PM2.5,生成PM2.5的罪魁又是氮氧化物,目前大规模“煤改气”中使用的天然气锅炉,对控制氮氧化物并没有优势可言。 

不过,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引用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井热电厂的数据称,根据燃气机组和燃煤机组一年发电情况比较,燃气机组的二氧化硫和颗粒物排放几乎接近零,采取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后,燃气机组与采用超低排放的燃煤机组的氮氧化物排放在同一水平,并没有增加氮氧化物的排放。

二、目前天然气应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各陶瓷产区陆续要求推行“煤改气”计划,福建晋江、闽清、辽宁法库、山东淄博、广东清远、四川夹江、丹棱、河北石家庄、山西怀仁、阳城等多个建陶产区都在大力推进“煤改气”。但对于陶瓷企业来说,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管道铺设不到位且供气量不足,带来的难题一言难尽。

天然气供应缺口大

有专家认为,气源紧张、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是制约“煤改气”发展的瓶颈。还有一点是天然气最致命的,就是安全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是“气紧”。 

根据《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17),2016年,国内天然气产量1369亿立方米,同比增加1.7%。2016年,中国进口天然气721亿立方米,占总消费量的35.0%。而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114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2%。

事实上,目前全国每年的天然气供应量也只有2000亿立方米左右,其中2/3都用于民用,工业用气只有大约600亿立方米。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如果掀起“煤改气”的热潮,全球的天然气价格预计上涨。即便不算价钱,如果工业全部改成烧天然气,需要的几千亿立方米从哪来?目前,气源不足的,将有可能面临装置到位但无气可送的困境。如果陶瓷行业都推行“煤改气”,各地天然气的稳定供应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

目前,各产区“煤改气”正在火热推行。目前许多地方天然气的价格并不低。

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建平今年在公开场合表示,陶瓷行业要从根源上真正做到绿色发展,本质上是能源结构。天然气垄断带来的价格问题阻碍企业使用天然气的进程。行业要推动绿色发展,应该积极主动推动天然气成本改革。

陶卫网记者2017年初做过统计,各产区的天然气价格差距较大,佛山禅城区的天然气价格约3.5元/m3,南海区每m3高达4元多,清远地区的天然气价格为2.3元/m3左右。山东淄博、临沂的工业天然气分别为2.9元/m3、3.1元/m3。福建晋江的天然气,春节前是2.2元/m3,春节后调整到2.6元/m3。据媒体报道,目前,夹江产区内用气价格分为三个梯队,用量超500万立方米的售价为1.75元/m3;用量少于500立方米大于200万立方米的售价为1.95/m3;用量少于200万立方米的售价则为2.05/m3。相较于其他产区,非常有竞争力。 

此前,有专业人士算过一笔账,一次烧成地砖用煤2.3-2.8Kg/㎡,二次烧成墙砖是2.6-3.1Kg/㎡,煤块按500元/吨,煤耗约为1.15-1.55元/㎡。显然,用煤比天然气成本有优势。

不过,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气基准门站价格的通知》,明确自2017年9月1日起非居民用气基准门站价格每立方米下调0.1元。

三、不能一刀切

只是,现在几乎所有的产区都在推广使用天然气,大规模推行“煤改气”,未考虑使用其他清洁燃烧技术,也没有考虑天然气的资源供应量。中国科学院某教授认为,如果不顾我国国情和客观条件大规模推行“煤改气”,可能会带来很多问题。“煤改气”所需成本不菲,资讯姐去年分享过《陶瓷行业天然气PK发生炉煤气的竞争性研究》,详细讲述了陶瓷行业采用天然气和煤气发生炉的利弊。

有专家表示,目前中国完全“去煤化”并不现实,能源转型也好,清洁发展也好,都要从实际出发,不要“一刀切”。他建议,首先要强化落后煤气发生炉的淘汰与环保监管,同时制修订煤气发生炉领域的设备产品及污染物排放标准。第二,加大在重点行业推广新型煤气化技术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制定完善《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的配套政策,同时全面实施先进清洁煤气化技术改造,加快制定新型煤气化技术替代的路线图。

环境保护部9月3日晚向媒体通报,经有关专家初步分析研判,今年秋冬季天气形势不容乐观,重污染天气过程相对提前。据监测数据表明,近几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总体虽然呈持续改善趋势,但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效果不显著,特别是2016-2017年采暖季PM2.5平均浓度同比出现小幅反弹,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减少幅度也不明显。

9月14日,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领导小组组长、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主持召开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暨攻关项目启动大会。会议决定,将成立28个跟踪研究专家团队,对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进行驻点指导。

李干杰指出,当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存在薄弱环节,采暖季空气质量改善不明显,重污染天数居高不下。必须强化科技支撑,找准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和来源,研究更有效的措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大气重污染问题。他强调,要以攻关项目实施为契机,加快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可持续的大气环境科学研究平台。 

(责任编辑/小李哥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