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卫网讯 经历过野蛮增长期的陶瓷行业,在环保和供给侧改革的大势下,陶瓷行业洗牌加剧。全国各陶瓷产区在严峻形势下举步维艰,陶企的经营风险明显增加,面临多重挑战。
环保加剧
陶瓷厂钾纳沙将面临很大挑战
一直以来,钾钠沙是建陶类土砂料的中流砥柱,以其低价、量大、熔剂元素丰富,铝含量不低被广泛地应用到坯体中,成了建陶行业降低成本的一个重要原料。近日,江西陶瓷工艺美术学院王明华老师对陶卫网记者透露,这个一直以来对建陶厂至关重要的原料,价格在未来预期会面临很大的挑战,他还提醒陶瓷厂早做准备。
他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建筑用沙开采受到极大限制,沙价格飙升,沙商开始关注钾钠沙石原料所致。据他了解,江西境内,河沙的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上涨。南昌地区河沙开采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价格一路飙升。从去年的60元/方,到了现在到场采购价超过200元/吨,而且上涨趋势明显,价格回落迹象全无。
与此同时,樟树地区的河沙开采据闻已经全部停止,对周边的建筑用沙价格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多处工地已无沙可用。多处沙场都已经只接受预付款方式付账,并且不能确定沙供应量的程度了。而湖南地区关闭砂石码头近600个,更是导致沙价格一路上涨。这些情况,在国内各地区亦是如此。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沙商开始将目光转向了钾钠沙,将钾钠沙用水进行冲洗,会获得很高的沙量,而且工艺简单,目前的沙市场所产生的利润空间足够支撑投资成本。
江西万载某原料公司喻总则透露,其公司的钾钠沙,从山上拉到山下堆场,去年售价才仅仅30元/吨不到。如果用水冲洗,会获得七成左右的沙,而沙的价格在堆场可以卖到100元/吨左右,这样冲洗出来的泥如果收集起来,会是一个含铝量高的原料,价格只会更高。他直言,虽然在陶瓷原料行业打拼多年,高峰期曾月出货数万吨,但陶瓷厂付款方式较难,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公司准备投入数百万元,对矿山的产品进行粗加工,全力进军沙市场。同时,获得的泥料会卖给陶瓷厂,获得钾钠沙的最大效益。
王明华告诉记者,去年他在做风化沙水洗分选实验时,是以风化度低、含土量低的矿石为样品。在当时的钾钠沙及建筑沙的价格情况下,他以为洗沙需要挑选合适的矿种。但以目前的沙价及钾钠沙到场对比价格来看,几乎所有的钾钠沙都有洗建筑沙的利润空间。何况目前建陶行业铝土缺乏,洗沙还能获得铝土,而广西北海高岭土也是大量关停......他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环保以政策逼迫产业升级,资源矿山以釜底抽薪方式倒逼产业升级,建陶行业经营者必须早做选择。
停产消息不止,行业洗牌加剧
据悉,截至6月25日,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6个督察组基本完成第二阶段下沉督察任务。截至6月25日晚20:00,6个督察组共收到群众举报29245件,受理有效举报24246件,经梳理合并重复举报,累计向被督察地方转办交办23087件;各被督察地方完成查处12409件,其中立案处罚2579家,罚款25096万元;立案侦查208件,拘留235人;约谈1065人,问责1939人。
在环保的压力下,陶瓷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都面临严峻挑战。据陕西省韩城市广播电视台报道,近日,韩城市环保局夜查时对腾龙陶瓷、腾利陶瓷进行了检查,发现腾龙陶瓷、腾利陶瓷仍在进行生产。据了解,腾龙、腾利两家陶瓷厂已被下发停产整改书,两家企业拒不执行,其中腾龙陶瓷已移交公安机关,腾利陶瓷正在办理案件移交。
6月26日,陕西省环保厅举办新闻发布会,陕西省将在关中5市成立专家团队,以科技手段保卫蓝天,并出台4项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中关中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将更加“严苛”。其中修订了《关中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增加了炼焦化学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限值、黄金、玻璃、陶瓷等行业工业排放限值。
压力下,陶瓷行业的洗牌加剧。日前,中国建材联合会和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制定了2018年的节能减排达标计划、名单和落实的措施。
为配合国家“十三五”节能减排规划,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十三五”期间实现节能减排全面达标。具体项目上,将力争实现在“十二五”基础上: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15%、烟气粉尘排放总量减少20%、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40%、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0%、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减少10%,淘汰落后产能30%的目标。
建筑卫生陶瓷行业2018~2020年分年达标计划
(责任编辑/唐永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