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卫网讯 7月,陶卫网记者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及各地法院发布的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统计发现,2019年6月份有70余家陶企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据悉,名单涉及19个省(市),其中广东失信陶企最多,有17家,而且有一陶企失信次数高达257次。
据统计,这些“失信被执行人”的上榜原因多为债务纠纷、欠款不还,大部分为拖欠供应商贷款、拖欠工资、拖欠员工赔偿、欠银行贷款以及拖欠融资租赁租金等,也有企业涉及承担债务连带清偿责任。
(以上信息由各地法院发布,统计时间为2019年7月5日。如对名单有疑问,请咨询各地法院。)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企业欠款就会被列入名单,而是债务纠纷对簿公堂后被法院判决还款。由于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伪造证据妨碍、抗拒执行、规避执行,或违反财产报告制度,或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失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等而被法院列入“失信执行人”名单。
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日前发布公告,针对法院执行、市场监管、税收征管、进出口、涉金融、医疗秩序等重点领域的失信问题,有关部门通过机制化共享公示失信黑名单信息、实施联合惩戒措施等,加大对重点领域失信问题的惩戒、警示和治理力度。
6月新增失信被执行人信息318,200条,涉及失信主体271,203个,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34,655家,自然人236,548人。本月退出失信被执行人主体109,434个,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13,213家,自然人96,221人。有关部门将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限制补贴性资金和社会保障资金支持,限制购买不动产及国有产权交易,限制乘坐飞机、列车软卧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限制融资等惩戒措施。
(责任编辑/唐永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