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2008年的汶川地震,引发了全国建筑人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措施。2020年的新冠疫情给人们的生活、社会经济都带来巨大的影响,尽管疫情已经被有效控制,但作为建筑人,我们却可以从中得到不少启示,针对病毒传播的特点,如何通过提高“自然通风”,有效防止空气快速传播病毒,成了我们思考的重点。
今天就让万郡绿建为大家整理一些思路吧!
△
住宅户型设计
可|通|风|户|型
近几年,由于人们以及建筑设计师对住宅建筑美观的追求,楼长跟高宽比有了严格的规定,塔式一梯六户以及塔式一梯四户成了十分普遍的户型规划,然而高层塔式设计的住宅通风效果是很差的,遇到传播性强的病毒,邻里之间很容易出现互相感染的情况。
/塔式一梯六户/
/塔式一梯四户/
相对于塔式设计而言,分交通
/分交通核户型1/
/分交通核户型2/
新冠疫情后,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关注度只升不降,“美观”与“健康”的选项中,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健康”,作为建筑人,我们更应该在两者之中寻求平衡,美的建筑更应该是健康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通风设计
自|然|通|风|设|计
01双层玻璃幕墙设计
绿色建筑当中的双层幕墙设计,主要是利用双层幕墙之间的缝隙来进行空气流通,同时又可以通过双层的玻璃幕墙形成较好的遮阳效果。
双层玻璃幕墙的原理是利用空气压来形成空气流通,当外界空气与建筑物内的空气温度较大时,空气的气压不同,就会在双层幕墙之间形成风压,从而实现中间的自然通风。
/双层玻璃幕墙空气流通示意图/
双层玻璃幕墙也可以实现能源的节约,在冬季时,双层玻璃幕墙可以产生一种温室效应,从而使室内的保温效果更好,降低室内温度的散失。
02窗口设计促进空气流通
室内的空气流通最直接的是受到窗口大小以及朝向的影响,当窗口面积较大时,空气流通效果较好,窗口的朝向直面风向时,空气流通效果较好。
所以要想使绿色建筑物内的自然通风效果较好的话,就要对窗口的面积与朝向进行科学的设计。
一般来说,用以进风的窗口面积要比出风的窗口稍小一点,由于要在绿色建筑当中采用自然通风的设计,所以窗口的朝向也要进行合理选择,要使室内具备形成自然空气流通的条件。
03中庭设计实现通风
中庭的设计可以通过气压实现建筑物内的自然通风,然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的采光效果,另外,中庭的设计可以满足现代人在美观上的需求。
在进行中庭的设计时,需要对中庭的热压作用进行控制,保证中庭可以实现自然通风效果。
绿色建筑加上自然通风的设计,可以更好地实现绿色建筑的理念,降低能耗,同时能为住户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有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也成了消费者的重点需求,疫情影响下,人们对房子的通风效果有了更高的要求。绿色建筑+通风,将成为人们选择住宅的重要考量。
作为以绿色建筑全产业链材料为产品的垂直领域B2B电商交易平台,万郡绿建将持续为绿色建筑供需方提供一站式供采服务,协同全产业链企业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