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陶瓷行业淘汰洗牌的进程明显加快,行业品牌集中度在加剧提升。一方面在全国各地的建厂、扩产、兼并、收购消息备受瞩目,另一方面,部分中小陶企在多重压力下,加速被淘汰,有些停产、破产,有些重整、被兼并。
陶瓷资讯根据各地法院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今有44家陶企涉破产案件,其中26家陶企在走破产、重整程序,18家陶企在走破产审查程序。
01 马太效应凸显,淘汰洗牌加剧
近年来产能过剩、渠道裂变、消费升级,“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据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2020年间,有381条陶瓷生产线报废。陶瓷资讯根据各地法院公开信息整理发现,2021年有44家陶企涉及破产案件,其中26家在走破产、重整程序。
此外,陶瓷资讯根据各地法院公开信息整理发现,2021年还有18家陶企正涉及破产案件,在走破产审查程序。公开资料显示,受理破产案件的实质审查实行表面事实审查制,有利于及时启动破产程序,以保全债务人财产和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企业的及时拯救。
据了解,在实践中,不排除案件受理时的表面事实与真实情况不符,或者案件受理后因情况变化而致原有破产原因消除的可能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适用破产法的相关规定,驳回破产申请并终结破产案件。所以,走破产审查程序的陶企并非最终都将走入破产清算或破产重整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