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6日上午,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广东省加快推进城市天然气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有关情况。会上透露,广东污染防治攻坚战部署的894条建筑陶瓷生产线,截至2021年4月底,已拆除105条,永久停产112条,在用677条,已经全面通天然气的有664条。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将督促在用建筑陶瓷生产线在今年7月1日之前全部使用天然气。
根据《广东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到2020年,珠海、佛山、韶关、东莞、江门、肇庆、清远等市基本完成建筑陶瓷行业清洁能源改造。截至目前,改造已基本完成。
肇 庆
190条陶瓷生产线完成“煤改气”改造
南方日报5月28日报道,2019年,《肇庆市引导和扶持陶瓷企业转型升级工作实施方案》出台,目标是全部陶瓷企业在全省率先实现“煤改气”或停产退出。
经过调研后,肇庆在2020年迅速启动惠企措施:市领导挂点服务企业,给予生产线技改资金补助,引入3家天然气公司,用气补助0.58元/立方米,引导龙头企业带动产品升级……通过补贴和技术创新,肇庆保持定力、顶住压力,主动变危为机,改革没有停顿。目前,肇庆已有190条陶瓷生产线完成“煤改气”改造,其余生产线均已停产或退出。
2020年,肇庆陶瓷企业总产量、总产值比2018年分别增长5.4%、14.4%,陶瓷产业从粗放型发展向绿色高端化发展转变,全市陶瓷企业也实现了从“要我转”向“我要转”的转变。肇庆市工信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周兆贤透露,今年1—4月份,肇庆全市陶瓷产值达58.9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69%,同比2019年增长20%。“肇庆没有一家实行了‘煤改气’的陶瓷企业倒闭或亏损,说明转型升级取得了实效”。
佛山、恩平
完成改造的237条生产线获奖补
日前,佛山和江门恩平陆续发布通知,对建筑陶瓷行业清洁能源改造符合条件的生产线予以补助。
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下达佛山市建筑陶瓷行业清洁能源改造市配套资金使用计划的通知,共安排2725万元对符合补助条件的39家企业185条生产线按比例予以补助。
根据此前文件,补助范围为佛山市已实施清洁能源改造的建筑陶瓷窑炉生产线,且符合省生态环境厅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资金(建筑陶瓷行业清洁能源改造)补助的项目;申请补助的窑炉生产线为改造前在用生产线;在2020年底前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后使用天然气为燃料,并通过区政府组织的验收。每条生产线补助50万元。
江门市生态环境局恩平分局则陆续发布《关于恩平市建筑陶瓷行业清洁能源改造项目财政奖补资金分配方案(第一、二批 )的公示》,恩平第一批有6家陶企12条生产线获得清洁能源改造项目奖补600万元,第二批有11家陶企40条生产线获得奖补,目前共有17家陶企52条生产线共获得奖补2600万元。
恩平市建筑陶瓷行业清洁能源改造项目
财政奖补资金分配表
而早在2020年初,清远市就表示率先完成“煤改气”,169条陶瓷生产线中,完成改造任务的有150条、已拆除6条、关闭停产13条。
……
广东陶瓷行业“煤改气”工作已接近尾声。5月26日上午,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广东省加快推进城市天然气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有关情况。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管理处处长张瑞凤介绍,广东省“煤改气”整体进展顺利,污染防治攻坚战部署的894条建筑陶瓷生产线,截至2021年4月底,已拆除105条,永久停产112条,在用677条,已经全面通天然气的有664条,有效推动了建筑陶瓷行业高质量发展。她还提到,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将督促在用建筑陶瓷生产线在今年7月1日之前全部使用天然气。
根据《广东省加快推进城市天然气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到2025年,全省城市居民天然气普及率达到70%以上,年用气量达到200亿立方米以上。
会上,相关负责人提到,广东省已形成沿海进口LNG、陆上跨省管道天然气、海上天然气等“多源互补、就近供应”的供气格局。目前,全省天然气主干管道总里程约3630公里,正在加快建设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深圳迭福北应急调峰站、潮州华瀛LNG接收站等一批陆上跨省管道和进口LNG气源项目。在“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将进一步提高天然气供应能力,继续规划建设一批重点气源供应和调峰储气项目。在建天然气主干管道长度为548公里,规划建设天然气主干管道约超过17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