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由2021佛山国际陶瓷装备与材料展览会、陶瓷资讯、厨卫资讯、陶卫网共同主办,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家居整装分会协办,新岩素家居、新中源陶瓷、将军企业、中扬釉料、蚁安居支持的“2021岩板创新趋势论坛”盛大举行。
在广东陶瓷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佛山市陶瓷学会副理事长黄惠宁主持下,科达机电总经理助理何卫东、爱陶机电董事长丁建盛、奔朗新材常务副总经理陶洪亮以及中扬釉料副总经理杨为东就国产岩板装备和材料在国内外市场占比及发展趋势、岩板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技术创新空间进行交流讨论。
△ 对话现场
嘉宾们探讨的议题:
1、2021年岩板生产端投产情况如何?是否有所放缓?为什么?
2、目前国产岩板装备和材料在国内外市场占比多大?发展趋势如何?
3、相比去年,2021年国产岩板装备和材料在成型、烧成、原料配方、切割裂等方面有何提升?
4、岩板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技术还有哪些创新空间?
5、您对目前国内岩板的标准怎么看待?有何好的建议?
科达机电总经理助理 何卫东
国产岩板装备、工艺有较大提升
从2018年岩板横空出世,短短几年时间,岩板产能中国已经超过世界总量一半以上,离不开装备、工艺的快速进步。困扰生产企业的三大难题,切割裂、薄砖、产能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切割裂通过压机、烧成设备等多个手段,已经在大多数企业得到很好解决。砖坯厚度最薄已经做到了2.3mm,很多企业产能已经做到了30000平方/天。
至于2021年国产岩板装备和材料相比去年有何提升?
第一,从前端原料加工来说,连续球的应用带来了浆料的稳定性,为后续压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这两年国内的推广速度非常快;
第二,无论是在国内外,压机成型设备是岩板的核心设备,产品一直是供不应求,国外萨克米、西斯特姆为龙头,国内科达、力泰快速跟进,1.6万吨、3.3万吨压机、辊压机快速推出,加速岩板设备国产化。为岩板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工具和手段;
第三,在烧成设备方面,国内设备占据主流,已经能够满足岩板企业的所有需求;
第四、前段设备方面对岩板的发展制约目前不大,岩板的下一步铺开,设计端、TO C的配套加工、和其他家装的配套整合会是重中之重。
岩板标准出台有利于产品发展
岩板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是陶瓷产品升级和艺术化非常好的载体。岩板标准的出台是为了这个产品做得更远,希望岩板越来越好,同时也感谢这么多同行为岩板的发展所做的工作。
爱陶机电董事长 丁建盛
岩板加工流水线仍处于磨合阶段
我认为,大家应该有一种认知,陶瓷界每一次的重大进步,都离不开装备发展和一些关键的技术突破引发的。陶瓷能够从最开始的小地砖到现在衍生成岩板,最核心的因素是装备技术的进步,我们才有机会体会到岩板这种优秀的板材。整体而言,陶瓷装备有了革命性的发展,包括瓷砖喷墨打印机、滚轧式的压机等等,岩板真正的实现了大批量生产。而目前岩板加工的装备还远远落后,不能满足现在的市场需求。所以在使用端出现了“堰塞湖”现象。
爱陶机电13年一直专注于陶瓷深加工,所以为我们开发岩板深加工设备提供了很大的机会。我们是否可以研发一种创新性产品令行业能够快速发展,成为爱陶未来发展的使命。爱陶从一开始就专注于陶瓷切割,从一天只做1000多㎡的单机生产模式,到现在瓷砖切割加工全产业的自动化流水线作业,20000㎡都可以做到。而岩板的加工流水线现在还处于不断打造磨合阶段,要与客户一起去摸索发展的过程,产品也在不断迭代。
岩板批量加工必须融合数据化、信息化技术
岩板可以针对不同的场景使用做出不同产品。未来岩板的加工产品,如果想进入千家万户,光靠原来的石材行业和玻璃行业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它一定是个性化的生产线,才能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一条窑炉10000㎡,100条就1天100万㎡,现在有200条窑炉,一天200万㎡,这么大批量,光靠传统的加工方式,肯定不行。如何批量加工?装备上一定要有突破。
如何做到批量化呢?首先,针对每一种产品研究相应的生产线是至关重要的,爱陶在研究这一块,不断想在应用上把生产流水线模式引入岩板,让它能够批量化加工,这就是爱陶要走的路。
其次,还要融合各方面的技术,因为现在岩板的应用场景是不同的,它一定要融合数据化、信息化的技术,来达到定制的要求。原来做普通陶瓷加工设备普通的信息化就可以,而未来的岩板加工设备要从终端需求的信息结合装备的定制化的生产线,才能满足未来个性化定制的需求。在这方面,装备厂家要融合信息化、数据化和软件一起来打造设备。未来的冷加工、切割加工的前景非常大。
岩板标准非常重要,因为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对于爱陶来说,我们只要不断探索,岩板如何加工是最好的,未来就想像的空间非常大,只要冷加工有重大的技术突破,岩板产业就能蒸蒸日上。
奔朗新材常务副总经理、
陶瓷加工事业部总经理陶洪亮
岩板冷加工问题其实是系统问题
从岩板的制造端来说,原材料处理系统国内技术水平已经很成熟,高端成型设备方面目前国外的设备占主流的地位,但国内以科达为代表的大型装备头部企业正在迎头赶上,进展非常快。而在窑炉方面,国内做得很好,非常有竞争力。关于后端冷加工设备,国内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材料方面,今后做岩板与做陶瓷最大的区别在于,做陶瓷砖,大家比较关注的是“面子”,“里子”关注得较少,因为应用场景不同。而做岩板,对材料力学、功能等性能的要求更高,需要更强大的材料设计、工艺保障能力,对陶瓷企业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也是很大的转型。
冷加工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很多问题,表面上可能是某一个环节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系统的问题,从配方的设计、材料的设计、原材料的选择到颗粒的级配、成型、烧制等任何环节的不协调都可能影响冷加工的效果,是个系统的工程。
目前,加工工具主要是切割锯片、磨轮、CNC加工中心专用成型磨轮,其中CNC加工中心专用成型磨轮制作的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奔朗公司这次展会推出了这类专用磨轮,同时组建了专业的试验平台,一方面便于产品开发,另一方面可以为客户提供加工服务。
如何让客户用岩板时开心、安心?岩板标准至关重要
岩板很有前景。两年前我没有这种感觉,现在我觉得遍地都有岩板的身影,前景非常广阔。
第一,如何让客户用得开心?岩板的应用需要经过加工、储运、装配等多个环节。从标准的角度来说,希望在材料的可加工性、韧性等方面有所要求或影响,保证客户在安装等过程中避免出现破损、加工效果差等不好的使用体验。
第二,如何让客户用得安心?岩板会被应用于更多动的应用场景,会产生物理的碰撞、与皮肤、食物、餐具的的接触,因此安全性显得更重要。安全性有两个方面,一是表面处理的材料安全性如何保障,二是材料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其安全性稳定性如何?是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开裂现象?抗冲击韧性是否足以保障外界冲击力,等等。所以,从标准角度来说,如果加以引导,岩板的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广阔。
中扬釉料副总经理 杨为东
从生产设备、原材料看岩板现状
中扬釉料今年已经迈入了第33年,本来是台资企业,一直专注于釉料领域、材料领域的创新跟研发。我本身也是学材料的,进入这个行业有40年,一直在这个领域,以前只是在生产、研发,后来专注于釉料新材料的发展。
岩板方面,首先谈一下切割裂的问题。这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但今年大部分都已经解决,解决的原因来自于几个方面,比如说设备,几家大型的窑炉公司都已经在冷却的机制上做了很大的改善,确实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应力集中和释放的问题。
最关键的是在材料方面,材料本身才是根本。比如说做岩板,里面少不了石英,石英有相变问题,所以冷却的部分可以靠窑炉解决,但配方上需要特别地小心,釉料的结合也是其中一块,如果配釉的膨胀系数等各方面没有搞好,很容易产生切割裂等各方面问题。所以釉料方面我们很关注,特别是服务所有客户的时候,必然配合所有客户原材料的条件,专门帮助他们调制相对应的膨胀系数等坯釉结合关键因素,彻底解决应力相关的问题。
前面的研讨也谈到薄型化,现在峨眉山金陶已经做到了2.5mm,将来可能会有2mm,甚至是更薄型的岩板,坯跟釉是一体的,比如研发的干粒,或者是其他的坯体材料部分,必然会结合所有的设备,比如说国产企业博晖,他们也做了数码的布料设备,配合起来,就可以使整个通体里面既有坯也有釉,可以充分实现薄型化。将来再加上一些新材料的导入,比如陶瓷界有陶瓷钢铁(氧化锆韧化氧化铝原理),用这种机制导入莫来石须晶,绝对可以增加整个坯体的强度跟韧性,彻底解决岩板将来薄型化的问题。
未来的岩板,要做2mm,甚至是2mm以下是可以实现的,这就是中扬釉料一直在努力的方向,我们也和几个客户在这方面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和创新,岩板通过材料的创新,加上国产设备的优化,在岩板的生产制造各方面,绝对可以让岩板的生产加工体系做得更好。
未来岩板功能化是趋势,
标准化是自主创新的制高点
岩板的未来还可以在功能性方面做很大的创新发展,比如说要创造更好的家居生活环境,从材料的角度,中扬研发出抗菌釉料,然后通过岩板的展示,杀菌率99.5%以上,祛甲醛的效力也可以达到99%以上,这就是抗菌和除甲醛功能的拓展。
在能量方面,中扬研发了远红外线材料,加在釉料里面,可以形成特殊的矿物晶相,不断的发射4—14微米远红外线超短波,可以让水质更优化,促进血液循环,这是很好的健康养生的材料,通过岩板和釉料,打造一个更健康的生活空间。
还有数码釉料和墨水方面,可以使纹理在岩板表面效果更加逼真。将来岩板方面,针对各种不同的场景,必须要更细化,比如用在哪一个方面,需要制定更加详细的标准来区别它的用途。岩板有了标准化以后,将来就可以让所有的生产更规范化,可以杜绝很多人想要搭岩板的顺风车,同时淘汰一些不良产品,让岩板走向更好的规范化和很好的发展途径。
△ 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