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1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在国际奥委会第127次全会上投票产生了2022年冬奥会申办城市——中国北京、张家口。这意味着,2022年的冬奥会会成为了世界人民了解北京、张家口的重要窗口。众所周知,一个城市的酒店、公厕设施档次、保洁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地的文明程度和“窗口”形象,随着我国冬奥会的申请成功,北京、张家口的基础建设势必要提升一个档次,这其中的卫浴空间改造、建设,让卫浴企业嗅到了“冬奥商机”。
据了解,北京市现有公厕2万多座,是我国公厕最多的城市,与许多世界知名都市相比,数量也很可观。据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环卫处季扬介绍,如今,在北京四环以内,每平方公里就有20座公厕,人们步行5分钟内就能找到厕所。而五环以内平均500米距离配备一座公厕。
在筹办北京奥运会的过程中,北京公厕迎来新的升级契机。2005年,北京新一轮公厕改造启动,重点是胡同公厕改造和场馆、驻地周边新建公厕。从老城区,到四环内、四环外,几千座公厕纳入改造。此外,对于北京和张家口来说,照顾好运动员和海量的游客们是非常必要和具有挑战性的一项工作。从卧室到浴室,按摩浴缸、恒温花洒、智能马桶、智能浴室镜等智能卫浴产品拥有广阔市场空间。
冬奥会作为国际赛事即将开启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商家而言,无疑是一块大蛋糕。很多卫浴企业从中看到了商机,围绕冬奥会展开营销,扩大市场份额。作为08年夏季奥运会卫浴提供商之一的东鹏洁具早在冬奥会申办成功之前,就开始布局市场。东鹏洁具营销中心总经理姚峰表示,公司专门在张家口安排了经销商,在终端渠道方面,北京已有50多个网点。九牧厨卫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彬表示,参与冬奥会卫浴企业竞标,公司早就计划,有专门人员在对接。
如何抓住冬奥元素,占领更多市场份额?东鹏洁具营销中心总经理姚峰表示,目前国内卫浴市场巨大,一线品牌市场占有率不到5%。他认为中国的卫浴市场相当庞大,现在预估一年能够达到2500亿左右。像东鹏这些作为一线品牌也只能达到3%-5%,不难看出,以东鹏为代表的卫浴企业,在未来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有业内人士称,冬奥会带来的商机将会引发一场卫浴企业的营销革命,这场革命如何演变就看各路卫企如何各显神通了。
(责任编辑/唐永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