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要跳楼了、我们活不下去了;我们无法做人了、我们不敢回家;我们不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办?”他们无奈的话语近几个月仍不时的在我耳边响起。
除了安慰他们,我真是无能为力。他们无奈的话语和不公平的遭遇让我从心底感到无助和悲凉。他们是谁呢?什么样的境况让他们连想死的心都有了呢?
近年来,经济环境越来越严峻,企业、工厂倒闭的新闻时常见诸于报端,供应商、工人等讨债的状况时有发生。本人近几个月已经数次随同数十位讨债供应商前往广西、等倒闭陶瓷厂进行采访。
第一次是不久前的10月12日,本人随同供应商去了广西某陶瓷厂。
全国各地的供应商们(大部门是佛山)分别自驾车数小时赶往该陶瓷厂,而那个时候距离它宣布全面停产已经过去近两个月。那一次,是供应商们第一次采取集体的方式过来找老板讨债。当我们到达时目的地时,陶瓷厂大门紧闭、老板不见踪影。
他们与陶瓷厂老板一样,身负债务。他们绝望眼神和无奈的话语中,饱含着期望。他们殷切地等待着奇迹,梦想着陶瓷厂老板出现在他们面前,给出合理还债方案。他们还寄希望于政府,期待着当地政府会出面协助他们处理债务问题。但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时间的流逝在一点点地撕碎他们的期望。
第二次随同他们去广西采访是过去不久的11月4日,算起来,距离第一次去广西也才短短二十几天的时间!是的,短短二十几天!但对他们来说,却像是倍受煎熬的二十年、甚至更久!很难想象得到他们这二十几天是在怎样的压力下艰难的度过。
我记得很清楚,上次和这批供应商见面时,他们一个个大腹便便。再次见到他们的时候,他们每个人消瘦许多。并且,个个坐立不安、憔悴不堪、眼框沉陷、尽显疲惫之情。看来是有段时间未休息好了。
这些供应商一见面就相互大吐苦水,我则在一旁安静地倾听,脑子却在飞快地运转,想象着他们描述的痛苦经历。据他们所述,他们中很多人的过半甚至80%的资金都投入这家倒闭的陶瓷厂了,甚至在该厂宣布停产的前一天,某些供应商还在继续供货……
公司无法继续经营的情况下他们只有裁员、据一位供应商介绍他的工厂已经裁了三分之二的员工了、即便是这样剩余三分之一的员工工资仍然是无法发放,如果广西这家陶瓷厂年底仍然给不了钱,那么意味着这家供应商的公司也要面临破产的局面,他们渐渐的也不敢进工厂因为还有一大批人向他们索要货款的钱。他们也不敢面对员工,因为他们实在拿不出钱给他们发工资。
提到家庭,这群大丈夫们的眼睛开始湿润了,曾经奋力拼搏出来的家业现在几近毁于一旦。他们说最不愿面对的当属家人了,因为他每次出门讨债时,家人也总是期待将会有好的消息带回来,可带回家的都是令家人失望的消息,供应商们开始害怕回家了。亲人们那失望的眼神、让他无法面对。他们也不敢面对孩子,因为曾经承诺给孩子的一切都随着要不回来的债务一起消失了。为了生存,不得不开始在生活上小心翼翼、开源节流。
据一位供应商介绍,他现在已经做好忍痛割爱的准备,首先要处理掉自己大房子、爱车。一些供应商们表示,他们以花钱都是大手大脚的,给小孩最好的教育条件,一个月的补课费能高达好几万,给老婆最名贵的礼品,带哥们带到最高档的场所消费,给自己最好最贵的烟酒。为钱发愁的苦日子,不久以前还是曾经是久远的回忆。不过,这次事件,却又让他们的生活回到了解放前。
他们不得不开始节俭生活了,甚至开始计较起一顿饭、一杯洒、一枝烟的开支了。身边的朋友也渐渐少了。他们表示,提起这个老板,只有生气的份儿。因为这个老板,曾经充满生机的家庭都被愁云笼罩,曾经乐观的心态都被被愤怒和忧愁缠绕,曾经豪气干云,如今却胆小如鼠,不敢再放手拼搏了,因为他们怕这种情况会继续发生。
我不得不说供应商们其实又何尝不是弱势群体呢。事情如果一直照这个事态发展下去,他们是否能支撑下去?他们找老板、甚至一级级找了政府部门都无济于事,每次换回的都是冷冰冰的语言、不免让人透心凉。谁可以帮助到他们?!
说小点儿,这是一批供应商的经营遇到了困难,原因复杂。但说大点,他们代表了一批创业者的遭遇。他们在寻求帮助过程中的种种遭遇更代表了中国一批批创业者所处的尴尬境地。改善他们的处境,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改善中国私营企业、个体户的经营环境。提高他们抵御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政府和社会有力地帮助他们度过他们不幸的遭遇才能充分的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听到他们说,“我们要跳楼了、我们活不下去了;我们无法做人了、我们不敢回家;我们不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办”?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揪心的痛、痛彻心扉。
他们的工厂、家庭、身心在此痛苦下可以撑多久?这种既是债权人又是欠债人的双重角色何时才是个头?!他们何时可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呢?带着种种疑问来结束这篇文章吧。 期待事情会有新的转机,期待中国的法律会更健全。
(责任编辑/张敏)